Sabah Annual Co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 首页
  • 网上直播
  • 组织
    • 各部概览
    • 经济部
    • 历史文献部
    • 文宣与资讯传播部 >
      • 文讯部活动 >
        • 灵修篇及海报设计比赛成绩
        • 2012征文比赛及旗帜设计比赛
        • 2013撰写灵修默想篇比赛
        • 2014推荐阅读书籍
        • 2014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 2014图图写写创作比赛成绩及作品 >
            • 画与文作品
            • 图与文作品
            • 感恩主日秩序单封面设计作品
            • 撰写灵修默想篇作品
        • 2015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 孝亲福音短片及秩序单封面设计比赛成绩
        • 2016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17图图写写拍拍创作比赛
        • 2018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19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21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22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23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24图图写写创作比赛
        • 2025图图写写工作坊
    • 基督教教育部 >
      • 家庭讲座
      • 幸福婚姻与家庭
    • 宣教部
    • 崇拜与音乐部
  • 教区
    • 东教区
    • 西教区
  • BM District
    • Qi En Preaching Centre, Sandakan
    • Xin En Methodist Preaching Centre, Samporna
    • Kota Kinabalu Methodist Preaching Point, Menggatal
    • Kampung Mononood Preaching Centre, Sandakan
    • Serudong Laut Preaching Centre, Tawau
    • Batu 15 Methodist Preaching Point, Tawau
    • Tawau Methodist Preaching Point
    • Keningau Methodist Preaching Point
    • Kampung Mangalias Methodist Preaching Centre, Tenom
    • Kampung Binsulung Methodist Preaching Point, Sandakan
  • English Ministry
  • 团契事工
    • 年会成年团契 >
      • 第五届年成代表大会
    • 年会妇女会 >
      • 年妇活动简讯
      • 第五届年妇代表大会
    • 年会青年团契 >
      • 青年团契会员申请表
      • 全州圣经比赛
    • 大专事工
    • 初成/ 职青
  • 联络
  • 下载区
    • 年会主题封面
    • Powerpoint 背景
    • 秩序单封面
  • 活动资讯
  • 2017委任表
  • 2018委任表
  • 2019委任表
  • 2020委任表
  • 2021委任表
  • 2022委任表

我一生中最大的祝福

15/4/2012

4 Comments

 
图片
2011年5月24日,我从中国四川来到了马来西亚的一间建筑公司的建筑工地干水工活。
        初到马来西亚的第一天晚上就有一辆客货车要载我及同伴到一间基督教的教堂。当时,我对基督教不太了解,因为在我的家乡没有基督教,更不用说教堂了。开车的司机说他是一位牧师。他说是上帝把我们一班中国同胞带领到马来西亚。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牧师到了教堂。对在教堂中所举行的各种礼节,我有点不习惯。因为我在国内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对于宗教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很陌生。
        经过几个星期的交往,特别是这位张牧师的热忱关照和极其耐心的讲解,使我对基督教会有了一点认识,开始接触基督教信仰。
       后来,张牧师送了一本《圣经》给我,我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在一个月内略略阅览了一遍,觉得这本书的可读性较强。使我知道了好些之前不知道也未想过的东西,比如:“上帝的存在及大能”、“人从哪里来、以后将要到哪里去”、“上帝道成肉身到人世间来拯救人类”、“公元世年的划分”等等,看后深有感触。过去也看过一些有关个人修养的书籍,但与《圣经》相比没有这么深刻,特别是《箴言》中关于谦逊、忍耐、尊重人、对朋友忠诚等美德,很值得去学习和思考。《传道书》中说“人类强好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神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上帝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上帝所喜悦的人。这就说明我们信上帝,祂就喜悦我们,我们就不是罪人,祂就会赐给我们智慧和财富。我恍然大悟,由于我们没有信靠上帝,不信主耶稣,是罪人,我们就劳碌奔波而不得所愿。感谢上帝,我终于认识了上帝,并且信上帝的道。《传道书》中看到了自己的面目,使我深得启发和安慰。
        《圣经》上还讲了很多、很多我们平时想弄清楚而没法弄明白的事。当然《圣经》是一本超自然、超人类的书。它的有些部分哲理性很强、很深奥,多亏张牧师和杨保罗老师及主内兄弟姐妹的教导,使我对《圣经》明白了很多。
就这样,我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周都参加聚会和礼拜。对这位独一真神,主耶稣产生了敬畏之心。特别是张牧师非常关心到这里打工的中国工友,风雨无阻,满怀热情,不顾疲倦地到工地住所接送我们,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去认识这位独一真神,主耶稣基督。在此,我十二分地感谢张牧师。
        就这样,我信了上帝,信了主耶稣基督,来这里三个月后就信主受洗。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福气。感谢上帝,主耶稣基督。愿我们的父神,主耶稣基督的恩惠、慈爱、富足及平安与我永远同在。愿上帝,主耶稣基督的大能使更多的中国同胞认识祂,并且信祂的道。阿门!

(本文乃一位中国同胞的信主见证)
* 请支持及在祷告中记念沙巴年会中国同胞福音事工

4 Comments

十架七言

9/4/2010

1 Comment

 
Picture
Picture
                      文:邓福祥传道
序言

         两千年前,有一个故事在众人口中流传,一位名叫“耶稣”的人,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祂是木匠的儿子,母亲出生农家,也没有光荣的名声。在祂三十岁之后,短短三年中,震动了古老的犹太民族。然而,那不是祂来的目的。
        祂是为世人苦难而来,祂是为世人肩上重担而来。在祂的时代,祂是人们的希望;祂使瘸腿的行走,瞎眼的看见,被虏者的自由,受压者得释放………… 但是,世人却如何对待祂呢?
        两千年前的那一天,众人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胜了,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骷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这是今天受难节的由来。
        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前后达六个小时之久,在这段时间内,祂在十字架上说了七句话。我们深信,这七句话绝不是随口说出的冲动话,而是完全显露了神对世人伟大的爱。因此当我们默想主在十架上所说的七句话时,不仅从这七句话的字面去明白,更应该从祂当时的心思和感受去思想,如此这般就能我们对这七句话会有更深的明白,同时也使我们对于主耶稣这份牺牲舍命的爱有更深刻的体会。


Picture
第一言:
   到了一个地方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3~34)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话就显露了他对世人那份无条件的饶恕,纵然世人都不明白祂来到世上的目的,甚至要把祂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祂却没有因此有半点埋怨,对世人的爱并没有减少分毫。试想,怎么会有人被罗马兵丁用最残酷的刑法处置,自己身、心、灵受着最大痛苦的时候,而仍然还为人着想,为逼害他的人祷告呢?世人都以恶报恶,以善报善,有的甚至为己的好处,以怨报德,唯有主耶稣是以爱报恨,亲身担当世人的罪债。主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若非出于神,世上没有如此的爱。
    主耶稣不但完全的饶恕他们,还替他们求饶,这是比饶恕还深一层。另外,耶稣不但替他们求饶,还替他们的罪被钉死,来偿还罪债,来承担罪的刑罚。因为仅仅为人求饶并不能解决问题,祂还要亲身担当我们的罪,才能使公义的神赦免我们。这样的爱,是史无前例的。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这里的“他们”是指谁呢?可以是指左右两边与主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囚犯,可以是罗马兵,还有在十字架下咒骂祂的那些犹太人、祭司、法利赛人以及那些陷害祂的人,甚至是普天下的人,包括今天的你和我,因为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罗3:23)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神的赦免,因为我们都在罪的权势之下。无论是指着谁,这里都讲出了神的赦免和救赎,人无论多无知,罪孽多深厚,在神的爱中总有回转的得救的可能。


第二言:            
         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祂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二十三39~43)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二句话:“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是对与祂同钉的一个囚犯说的。这是一句应许之言。各各他山上的三个十字架,表达了世上三种人:第一,为罪而死的人,这人就是主耶稣基督,祂是上帝的独生子,本身也是上帝,然而却因为解决人罪的问题来到世上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祂在世上完全没有没有犯过罪,祂根本不应该死,最后却愿意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种人,是死在罪中的人。世人因为有罪,而如果罪在生前还得不到解决,人就必带着罪孽离开世界,进入永恒界,这样,自身的罪孽永远追随他,成了永远的沉沦,要面对永远的审判。第三种人,同样是一个罪人,然而他却愿意悔改转向神,这样,罪身会死,灵魂却要得拯救。对这种人,主给他的回复是:「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主告诉他今日我要同你在乐园里,是今天而不是将来,是即刻的,马上的。这里让我们看见主的恩典永远都是超越我们所想所求。这是一份恩典,因为不是凭积功德,行善事所得的,因为对耶稣身边那个愿意

Picture
第三言: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福音十九25~27)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句话,是对母亲和门徒说的。从经文的处境来说,我们看见主耶稣当时身负重任,正担负着全世界人的罪,正在那里成全一个救恩,要来拯救全世界的人,这是一件浩大的工作,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件事情比这件事更大了。可是,祂仍然记得当尽人子的本分来照顾母亲,并为她做了妥善的安排,于是,祂把母亲托付给祂最爱的门徒约翰来照顾她。因此主耶稣在这十架上的第三句话,是一句亲情之言。
    我们感谢主,主耶稣虽然身负拯救世人的大任,仍然有着人那个亲情,没有忽略对家庭的照顾。祂就算在十字架上受尽极大痛苦时,仍然没有失去祂对马利亚属亲情的爱。
    这样的一句亲情之言,给予今天的我们很大的提醒。我们常以为身负重任,是个做大事的人,于是就往往忽略了亲情。做丈夫的,因工作忙碌,就失去对妻子的亲情;身为父母者也因事务缠身,失去对儿女的亲情;更多时候,儿女们为了前途的奋斗,而对父母失去了亲情。我们常以忙为藉口,来推卸我们人应有的亲情责任。
        若以忙与苦来当成理由,那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还有谁比祂这时候更加有理由来推卸照顾家人责任?但我们却看见主耶稣仍然照顾祂的母亲的需要。因此,那些自以为身负重大任务和使命,却常常不把家庭看为重要的人,特别是教会的信徒因当有所醒悟,没有什么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


第四言:
         于是将祂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祂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钉祂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马可福音十五24~25)<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的话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可福音十五33~34)

   
这也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申初时刻所讲的第四句话。在福音书中,只有一次的祷告,主耶稣是用疏远的字“神”而非“阿爸”或是“父阿”。当然他是引用诗篇的话,但是也是在表达他因疏远感,而产生在神格里发生了一件难以想像的分割:子神感到被父神抛弃。

    十字架是爱的真空,十字架是没有爱的地方,十字架是没有神迹的地方,十字架是一个没有宽恕的地方,十字架也是一个被咒诅的地方。罪所带来的刑法就是脚不着地,头不顶天,被悬挂在天地之间,表明天地都不要主,世人都要遗弃他,而最让主耶稣几乎难以承受的就是与天父的隔绝。如果一个超级市场的小姐或你隔壁的邻居不理睬你,可能你实在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与你长时间同一屋檐下关系亲密的丈夫或太太突然不和你讲话了,那真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关系越亲密,隔绝的痛苦就更大。
        我们可以从福音书里,看到主在十字架受了许多的苦。首先祂身体上受的苦。从祂被捉开始,在公会里受审,他们用拳头打祂;然后被送到彼拉多处,他们鞭笞祂,再送祂到各各他去,在那里罗马兵丁用一尺长的铁钉钉祂的手,钉祂的脚,把祂挂在木头上。
        钉十字架,是人类发明最残酷的一种刑具。我们可以想象承受这样一种肉身的刑法是何等的痛苦。可是,我们却想不到,主耶稣为世人的罪所承受的痛苦中,最难受的不是肉身之苦,而是被天父离弃之苦。诗篇二十二篇,诗人大卫受感动,得默示说到主钉十字架时,诗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然后诗人又说:“为什么远离不救我?”这是讲到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神离弃祂的情形。意即当主钉十字架时,使祂深感痛苦的,就是天父离弃了祂,所以祂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马可福音在十五章33节说:“从正午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而就在这历史最黑暗的时刻,主耶稣本身正经历最黑暗的时候,天父竟然离弃祂,因为此刻祂担负全人类的罪,成了世人的代罪羔羊,众人的罪孽都加在祂的身上。纵然祂是天父所爱的怀里的独生子,天父也不得不转眼不看祂。所以这个时刻可说是主耶稣基督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祂禁不住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主说此话时,必是极其孤单,极其痛苦的。
        在此,我们当好好深思,是我们的罪,加重了主的痛苦。主为我们承担了、对付了、解决了,一次过的赦免了。我们今天接受主的人,我们的罪就得了赦免,因为主为我们受了极大的痛苦,极重的刑罚,以致于天父都必须转眼不看祂。当我们听见主在十架上痛苦的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当明白,乃是主为担当我们的罪被天父离弃了。我们这些蒙恩的人,该如何懂得到主面前来感谢祂,敬拜祂及荣耀祂。


第五言:
         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祂口。 (约翰十九28~29)


        当耶稣说第四句话时已是申初,那是下午三点钟。祂已被钉在十字架上,悬挂起来,流血六个钟头了。当祂讲第五句话“我渴了”时,差不多是紧接着前言:“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主耶稣这时候真的是渴了。
        主耶稣曾经说自己是活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3~14)我们实在难以想像,主是活水泉源,却在十字架上痛苦的说:“我渴了。”这就好像一个亿万富翁,却说自己买不起一粒糖果一样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主得确渴了!
    在中东地带,犹太地半沙漠地带行走,口渴是很平常的事。但像此时此地像主耶稣这样子的口渴,世间少有人尝过。主基督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磨,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被悬挂起来,血与水不断地流出,猛烈的阳光照着祂,到了下午三点钟时,主可说是极其口渴了。但此时,人们非但不递水给祂喝,还拿醋给祂喝。一个口渴者喝了醋,非但不能解渴,简直是渴上加渴。因为醋会把口中的水分都吸收,使你感觉更渴,受不了的渴。我们看到主基督在肉体方面受尽极大的痛苦与折磨,单是因身体缺水,那种苦的程度已经是够受的了。
    主的渴让我们轻易想起,希伯来书2:9说:“祂为人人尝了死味”。死不单是肉身的死,是讲死里面所带来的痛苦,罪的代价就是死,死是一种刑罚的意思。
 
   主耶稣在路加福音讲到拉撒路和财主。财主在阴间里受苦,最明显的是渴。他苦苦恳求亚伯拉罕:「求你打发拉撒路来用手指沾水,凉凉我的舌头。」这句话就是渴,非常的渴,渴到不得了,这就是死味。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祂为人人尝了死味,尝了阴间渴的滋味。世人常会感觉心灵干渴,于是就在世界里寻找解渴的方法,有人认为赚得全世界就能解渴;有人追求肉体的快乐;有人重行善中寻求自我满足,然而,这都只不过是一时的解决方法,终归是虚空的虚空。主耶稣是活水泉源,他为我们承担了世上罪所带来的干渴和死味,唯要使我们得到这永生的泉源,只要我们愿意接受他,“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的: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Picture
第六言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翰十九30)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这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六句话。主在十字架上说「成了」有什么意思呢?按人的眼光来看,主耶稣的一生根本没有成功可言,他的兄弟不了解他,他的门徒否认他、出卖他,世人宁愿放过一个死囚也要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写过一首诗,没有作过一首曲,没有得过一个学位,没有写过一本书,最后还死在最羞辱、最残酷的刑法之下,在人看来,何来成功之有?然而,吊诡的是,他在临死时竟然说:“成了!”
        原来“成了。”,这是一个交代,表示天父打发祂到世上来所要完成的工作,祂忠心顺服、不屈不挠的,完完全全地都按照天父的旨意做好了。祂的工作是什么呢?当主耶稣来世上时,祂知道祂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救恩、拯救罪人。因此,祂一生就朝向这个目标前进,虽然道路上有很多拦阻,魔鬼攻击祂,希律王要摧毁祂的计划,以色列百姓抵挡祂,在各种各样的拦阻下,主毅然完成了天父交托的使命。另外,主耶稣临死的一句“成了!”,也表示祂已粉碎了魔鬼的权势。
    许多人不明白为何明明是主耶稣为世人受苦,我们却将这纪念主受苦的日子称为GoodFriday。原来,GoodFriday的意思源自于这“成了!”。“神使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希伯来书也说祂一次过将自己献上,就成就了救赎的工作。这个「一次过」的做成了,所以祂可以在天父的右边坐下,等候仇敌做祂的脚凳。因此,我们要知道,主耶稣的死不是结束,不是绝望,乃是一个成全,当我们处在伤心绝望当中时,思想主的“成了!”,祂已完成救赎大功,是说明祂做成了神永远的救赎工作,一次过的,不但包括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都一次过做成了。甚至包括了救恩有关的一切,称义、成圣、得胜及荣耀都在里面,祂一次过的做成了,我们从此得以在任何捆绑中得释放,这是何等的激励和安慰呀!


第七言: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加二十三44~46)

    这是一句交托之言,这句话表明主耶稣基督对天父的信靠与顺服,祂把自己的灵魂交托给父,然后气就断了,祂结束了在地上的日子。主耶稣领受了天父的旨意到世上来,天父使祂道成了肉身,活在人间,如今祂在离世前把灵魂交托给父。
    从主的交托中,我们看见祂有权柄决定自己的生命。祂有权柄舍去祂的生命,也有权柄取回祂的生命,也有权柄把生命交托在天父的手上。因此,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并非一种被动的死,也不是被害的死,正如主耶稣自己说:“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么?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太26:53~54)。所以,主的死乃是一种主动的死,是一种为了爱我们,心甘情愿的受死。天地之间,只有我们的主拥有这个权柄。我们世人绝无这个权柄,来掌管,决定我们生命的长短,何时该舍去,何时该取回。神何时要取去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能抗拒说不;神取去我们的生命后,我们也无权力把生命取回。
    从主耶稣的交托之言,但愿我们看到更深一层,看见主是大有权柄的,生命都在祂手中,祂甘心情愿把生命交出来,为了要救我们脱离罪恶、死亡的权势,这样,一个愿意接受并信靠祂的人,我们深信祂是我们生命的主,我们一生都在祂手中,人生虽然有风浪有艰苦,在主里有平安,因为祂既然愿为我死,我们其他的一切祂怎会不看顾呢!


结语:
    宝贵的十架七言,尽显主爱的长阔高深,虽然愚钝世人往往只能领悟点滴,但即使略尝这爱的滋味,也已感动莫名,惟愿我们继续默想这份深情大爱,生命本有许多艰难,主已为我们尝过,因此,因祂受的鞭伤,使我们得医治;祂受的刑法,使我们得平安,生命因主有希望。愿以下的诗歌点燃我们心中的爱与希望。

 

『愛與希望』
神真愛世人﹐甚至賜下獨生子耶穌﹔神真愛世人﹐十架流血捨身不回顧。
神真愛世人﹐信者今生今世有盼望﹔神真愛世人﹐信者永生永世不滅亡。
耶穌正在你心外叩門﹐為何猶豫遲延不開門﹐人生短暫如雲彩﹐機會一去不再來。
耶穌愛世人﹐為你捨身孤山留傷痕﹔耶穌愛世人﹐賜你真理今生免浮沉。
耶穌愛世人﹐為你捨命奉獻而犧牲﹔耶穌愛世人﹐願你打開心門歸向神。
耶穌正在你心外叩門﹐為何猶豫遲延不開門﹐人生短暫如雲彩﹐機會一去不再來﹔
把握現在﹐得著救恩趁現在。得著救恩﹐趁現在。

1 Comment

当 Sengoi 遇上 Penan

1/3/2010

1 Comment

 

当 Sengoi 遇上 Penan - 东、西马原住民事工资源共享


一项东、西马原住民事工的资源分享与合作于
2月5日早上假北砂内陆Pa'Adang达成初步协议。

    话说北砂Pa'Adang本南宣教区事工在砂华人年议会(SCAC)与SIB教会的携手合作下,经过SIB传道人和SCAC宣教士10年艰辛不打烊的耕耘,已愈来愈有规模,愈来愈成形了。有鉴于此,西马Sengoi宣教议会的Sengoi整合社区发展事工之两位关键人物Bernad Dyogaraz Rajar牧师和Sengoi族弟兄Razak A/L Yok Pernek在华勇会督的率领下东渡前来观摩与切磋。
Belaga已开设二教育中心
        2月1日,在SCAC佈道部主席刘会先牧师和行政主任萧武明弟兄的陪同下,会督等人率先拜访了SCAC属下 原住民事工小组在UluBelaga新闢之本南宣教区教导事工。他们深受感动和鼓舞,看到四位宣教士(陈松娥、黄慧晶、黄惠萍、林芳 芳)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戮力合作下已在两个长屋区开设了两个教育中心。目前两个中心按年龄各分四班,由四位宣教士分别担纲,并以隔周方式在两个长屋区进 行。目下Long Wat教育中心有学童约40人,Long Singu则有超过70人之强。
Picture
        2月3日,会督等人与萧武明弟兄便继往下一站,即从美里飞往老越,并于翌日从老越驱车往内陆Pa'Adang本南宣教区前进。
    在这之前,下榻老越悦恩堂的当晚,该堂代理叶侣琴牧师安排了一项与教会领袖的交流会;加上下午时分,在悦恩堂的两位领袖廖弟兄和诗慧姐妹以及前Pa'Adang宣教士李文娟姐妹的陪同下造访了SIB圣经学院老越分校。华勇会督的这两项访问举动创造了老越的歷史,详情请期待下一期的报道。
    4日早上,会督等人经歷了前往内陆的不确定性,得把既定的时间表放在一边,甚至学习不看手表的随遇而安。这次是因为Pa'Adang专用的四轮驱动车车底在最艰难的一个路段与烂泥中的大木桐撞个正著,因而用了大半个早上的时间送修。
哥利亚般的障碍
    感恩的是,我们仍得于中午之前上路。一路上我们享受著四围的葱郁雨林,沐浴在绿意盎然中,直到来到那个哥利亚般的障碍-烂到不行的斜坡。感恩的是,这里百米内便是木山营寨,于是动用了铲泥机来救拔我们。可是,它拉到斜坡上却没了油,而横著路中央。于是,木山工友唯有动用另 一台铲泥机绕道开辟另一条出路。可是为避免恶化斜坡上的烂泥程度,它没法下坡来拉我们的4WD,而是再动用第三臺的铲泥机才举步维艰却成功地把我们拉到可行之处。我们花了三个多小时击败"哥利亚障碍"后,已近黄昏了。真是多谢这些木山工友的“撒玛利亚精神”和不屈不挠。
    继续在坎坷的路上颠簸逾一句鐘后来到了山路的尽头,我们便在漆黑的森林中摸索著前行。约45分鐘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柳暗花明又一村Pa'Adang。那时已是晚上九时了。抬头仰望Pa'Adang清澈夜空上的满天星斗,美极了!
全人关顾的垦场事工
    翌日清早,不在乎按不按立为牧师只在乎本南人的Tom传道便带领特从西马来的Bernad牧师、Razak弟兄和华勇会督以及SCAC原住民事工小组的成员巡视Pa'Adang宣教区的发展,灵性、教育、农作、畜养并进的全面全人关顾事工,好比经歷一趟垦场建设兼具生态知性之旅。蒙神大大恩赐和使峈摭om传道可说集"十项全能"于一身,从传道牧养、开荒寻羊、跋山涉水、建筑设计、务农畜养、下厨烹飪……,样样了若指掌。他甚至还充当区内的药剂师,更能从母鸡的鸡冠和脸部辨明哪隻母鸡刚下蛋呢!
    在此垦区内的发展其实并非Tom传道一个人凭己意而行,他也会询问本南人长者的意见。一路有商有量走来,他们拒绝砍伐森林栽种树胶或油棕,选择了自供自给的种稻和蔬果,和畜养鱼类、山羊等。他们诚然是森林的守护者,和知足的佼佼者。目前,区内新的尝试包括了种植百香果、绿屋涨陪赵鞳A养殖方面有经济价值颇高的山羊和Shema鱼。住屋方面,前阵子筹建的5间屋子,经Tom传道的巧思设计,今已盖好三间,另两间也将竣工。
    至于于2004年落成的礼拜堂,由于雨季时分容易遭水侵,于是迁移到将其中一间课室扩充为多用途礼堂的学校去。随著Yahya传道的加入,牧养的工作和安排便由他全权负责。由于本南人对婚娶草率,Yahya传道便从圣经中的婚姻观教导他们,如今他们已不敢藐视婚姻了。另,从今年开始,Yahya传道也带动了凌晨5点鐘的祷告,在他们展开新一天的工作之前。
六个月贴身见习
    短短的知性之旅期间,Tom传道除了无私地与华勇会督、Bernad牧师和Razak弟兄分享他的know-how和经验,两造更在早餐席间达成了共识,即是Sengoi宣教议会将派出一名人选前来Pa'Adang与Tom传道贴身学习六个月,同时Tom传道也受邀飞往设在西马霹靂州内Kampar区的Sengoi整合社区发 i中心进行教导和分享,为期两周。
    离开此世外桃源之前,会督等人更走访了区内的本南居民。这第一类的接触打开了东、西马二原住民事工合作计划的第一页。只是,在回程的路上,我们又被"卡"在"哥利亚的障碍"两个多小时,因为又得动用铲泥机在另一边开辟另一条出路上到斜坡来,然后极具技巧地在好比极度黏稠的泥 h中把我们拉到安全之地。
    透过此趟Pa'Adang本南事工观摩之行,除促成SCAC与Sengoi宣教议会在拓展原住民事工上的资源互享的美事,华勇会督更乐见SCAC与SIB教会十年来合作无间之美(SCAC还有在经济上每年资助4名SIB圣经学院老越分校的神学生)。不过,他对于伐木活动对森林所造成的伤害则颇为担心。


宣教议会小档案
    Sengoi宣教议会的设立是为了服侍分布在西马彭亨州的一个原住民群体,叫做“Sengoi”。此事工始于1930年,后来却沉睡直至1960年在Kampar成立Sengoi工作者培训中心才“復活”过来。多年来此中心培育了超过70人领袖,加速了福音工作,更促成1990年成立Sengoi宣教议会。除了福音工作,宣教议会同时聚焦于Sengoi社区发展工作,包括有教育事工、社会与经济方案、医护与卫生关顾等。目前,Sengoi宣教议会拥有约4,000名信眾,其中成人信徒约有2,200名。立足Kampar,近年来他们也把福音触角伸向金马伦高原和Simpang Pulai等地区。
文/ 林履星(connection及卫理报刊物主编)
1 Comment

不一样的感动

29/10/2009

2 Comments

 

不一样的感动

Picture
缅甸袋鼠之家附近一景
人生中有一些人、事、物,若不是藉著访宣,或许永远也不会经历……
Picture
佤童们的第一次 —— 提灯笼
有一些感动需要亲身去体验和经历……
 
图与文/ 陈嘉文
2 Comments

奥运精神

25/10/2009

0 Comments

 

奥运精神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後,努力面前的,  向著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 3:13-14)
Picture
     2008年的北京奥运已过去了,而下一届的奥运在2012年,距现在还早呢!也许,对不太喜欢运动的人,在不是奥运期间谈奥运会,似乎会有点更加难以想象吧。
     通常,我们在奥运会比赛的成绩上都习惯地把焦点放在奥运会的荣誉榜上。我们很少会留意那些落败的选手。其实这些选手也如许多的选手一样,为了他们祖国的使命与荣誉,用尽毕生的努力参加竞赛,争夺辉煌的胜利!只可惜,他们最终却“失败”了…..。
     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上,如果你要搜索历届奥运会的成绩,只有那些得到奖牌选手的成绩才可以搜到。而那些最后一名选手的成绩则通常湮没无存。好吧,让我们回到过去,体验一下某些失败者的心情…..。


Picture
      1968年墨西哥城(Mexico)奥运会上,坦桑尼亚(Tanzania)选手阿赫瓦里在马拉松赛中中途受伤,最终他缠着绷带、流着血回到主体育场,一瘸一拐地走过终点线。此时,离他出发已经有近4个小时。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阿赫瓦里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回答:“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哩外送到这里来并不是让我仅仅开始比赛的,他们要我结束比赛。”
       奥运会结束后,阿赫瓦里仍然坚持他的马拉松运动生涯。随后几年中,他在东非地区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爱丁堡举行的国际比赛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1992年巴塞罗那(Barcelona)奥运会上,又一个英雄诞生。英国男子400米选手雷德蒙德曾因为受伤而在汉城奥运会上退出比赛,此后他经过5次手术,只是为了回到奥运会来拿奖牌。半决赛那天到了: 雷德蒙德的父亲吉姆和6.5万名观众一样,高坐在离火炬很近的看台上。比赛开始后,雷德蒙德立即取得领先地位。但就在离终点还有 175米时,几乎肯定要进入决赛的雷德蒙德听到了体内传来的一声不祥的声音,那是他右大腿肌肉撕裂伤的声音。他就像中枪一样瘸了。


Picture
    他的父亲吉姆在看台上低声喊道:“天哪,不!”而在场上,脸色发白、腿部发抖的雷德蒙德开始用一只脚跳跃,然后他慢了下来,摔倒在跑道上,紧紧抓着自己的右大腿。医疗人员冲了过去,吉姆也从看台上往下狂奔。雷德蒙德知道自己的奥运奖牌梦想已经终结,泪水滑过他的脸颊滴到跑道上。
    但雷德蒙德对医务人员说: “不,我不会用担架离开,我要跑完。”此后的镜头进入千万人的记忆:他慢慢爬起来,开始向终点跳去,全场观众起立为他欢呼,声音越来越响。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痛苦,但雷德蒙德没有放弃,父亲吉姆最后冲到跑道上,扶着他走过终点。6.5万观众都在欢呼、鼓掌和哭泣,这成为了奥运会上最经典的一个篇章。


Picture
       亚特兰大(Atlanta)奥运会的英雄又出现在马拉松比赛中:阿富汗的瓦希奇以奥运历史最差成绩4个半小时跑完全场,名列第111名,而第110名在他之前1个半小时就结束了比赛。
   听到这里,也许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也如许多人般觉得有点,甚至觉得非常可笑:『哈,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在我们笑过之后,我们得有更深一层的反思!在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其实每个选手的表现都在世界的众目光下成为焦点。正如基督徒也在奔天路的旅程上成为焦点—--天父上帝把焦点放在我们身上,对我们充满著期待;而魔鬼撒旦却等着看我们如何摔倒放弃,甚至进一步羞辱主的名!
   在瓦希奇进入体育场时,工作人员已经关门准备为当晚的闭幕仪式作准备。当他们看到瓦希奇时都惊呆了,不得不挪开一些东西好放他进来,还在场内的志愿者也开始自发地为瓦希奇鼓掌。一个工作人员则跑到为闭幕仪式作准备的乐队面前要求他们为这位英雄演奏辉煌的乐章,另外两个工作人员则为瓦希奇在终点线上拉出了幸福的红丝带。


Picture
       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已深深意识到自己在竞赛中已是“最后一名”,且发现自己已经落后那么多了,甚至知道自己在时间上已那么迟缓了,你会怎么想?您会怎么做?中途放弃离场?还是你会如那些选手般,就算多艰苦,也要竭力迈向终点完成比赛吗?
      倘若你是那个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为晚上的闭幕仪式作预备的工作人员,忽然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最后一名”姗姗来迟,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试著想一想,那些工作人员为什么会愿意为那“最后一名”演奏和拉起红丝带?换作是你,你想自己也会这样做吗?
      在奔跑天国的路上,我们也非常需要这样的奥运精神及鼓励打气的心怀。“战绩”斐然,大有能力的圣徒的榜样,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及效法,但我们更不可忽略许多虽然在中途“受伤摔倒”,却仍然坚定忍耐,毫不埋怨地完成“比赛”,竭力走完全程的信徒!


       奥运选手的精神与信心是我们当效法的;因为他们坚信及不放弃。圣经雅各书2章17节提醒基督徒,我们若说自己相信及依靠神,怎么能又在遭受挫折或打击时,便毅然选择放弃及“退赛”呢?我们应当效法使徒保罗所表达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为了拯救我们而被刑罚、被挂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耶稣;为了自己,更不要忘记不管我们表现的如何却仍然默默地支持着我们,仍然不断向着我们呐喊着“加油,加油!”的同路人,包括主耶稣!
   在追求生命成长路上虽屡遇挫败却仍然坚定持守的信徒,在世上的“功名利禄”上也许无人纪念,然而在天国里必有神所预备的奖赏!
   那些虽然竞赛选手最后一名,甚至延迟抵达终点,却依然以非常专业、鼓励及宽阔胸怀接纳及迎接他们的工作人员的精神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信仰的道路上并非时常有如我们所期望的“天色晴朗”,许多时候神为我们预备的却是“崎岖山路”和“黑云密布”。我们也许常会有如把焦点放在那些在跑道上跨越重重障碍的跨栏选手身上,以为神只为了要藉此熬炼那些正身处“水深火热”当中的信徒。其实,使万事万物互相效力的神,也藉此机会考验我们这些“同路人”的心怀意念,看看我们决定以什么样的心态为赛场上的同伴扶持鼓励,并与他们同行!
   我们需要以盼望的心怀等候、激励的心情鼓励及宽阔的心胸接纳那些虽然落在最后面,却仍然激昂地缓缓前进,向着标竿,向着终点线跑过来的同伴。已先抵达终点线的“同路人”,须要以兴奋喜悦的笑容,为那即使是最后的一名,甚至迟延抵达终点线的同伴拉起红丝带,并给予热烈的喝彩!
   当我们遭遇挫折或不如意时,请想想在奥运马拉松赛中途受伤仍要坚持完成比赛的坦桑尼亚选手阿赫瓦里、受伤后经过5次手术后仍坚持要回到赛场上拿奖牌,甚至最后受伤仍坚持地对医务人员说: “不,我不会用担架离开,我要跑完。”的英国选手雷德蒙德、以奥运历史最差成绩4个半小时跑完全场的阿富汗选手瓦希奇等的精神。
      当我们欲冷眼旁观,甚至觉得可笑,瞧不起那些虽然屡试屡败,但仍不愿放弃对信仰真理的坚持及事奉参与热忱的信徒时,请想想那些虽然运动场上已“曲终人散”,并距离之前抵达终点的选手已1个半小时后,仍然为最后一名,迟延抵达终点线的选手奏乐、加油鼓掌,并拉起红丝带等候他的奥运工作人员的精神。他们的宽阔胸怀接纳的不光是冠军,还有坚持到底的勇士!
     我不知道大家的属灵光景如何,也不知道教会当中是否有像外界般所谓的分党结派,只知道上帝只应许“一派”能进入永生的天国,正如一位属灵圣徒所说的:『将来在天堂里,我们将不会看见属圣公会的、属卫理宗的或是属任何宗派的信徒…,而且你之前极为不喜欢的人,你却很可能就在天国里看到他!』因为最终,天国只接待那些真正信主悔改的信徒!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後,努力面前的,  向著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 3:13-14)
     弟兄姐妹们,不要遗忘了我们对上帝和生命该有的坚持,也不要消灭我们欲为“同路人”加油的感动,正如我自己在信仰道路上的一次难忘的遗憾与学习。
     犹记得在一次的主日崇拜中,少年与儿童主日学诗班以分部式呈献一首优美的诗歌。跟平时的表现比起来,他们这一次的确是很棒了。当时,自己也深深感觉到自己应该要待他们唱完后给予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就在想着当儿,脑海里却忽然浮现一个想法:『其实他们的表现还不算十分完美嘛,当中还是有点杂乱;而且在我们教会的诗班献诗后好像也没有或不曾出现过会众鼓掌赞美的动作。如果忽然出现一些掌声,会不会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呀?』虽然当时自己真的被感动了,可是就这样,最终还是把当时自己的一股火热的情绪按了下来!
      当主日学诗班唱毕,琴乐停止了,气氛就如往常一样,全场安静。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台上却忽然传来一股响亮的掌声—--吴传道的赞美和鼓励!紧接着,自己和会众们也才仿佛“如梦初醒”般,也随之热烈地鼓掌了。可是之后自己内心的遗憾和反思,让自己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是天父上帝给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真的需要这股奥运精神,一起携手并肩同奔天路!

文/ 陈嘉文

0 Comments

    Sabah Methodist
    << 分享区 >>

    一个让教会牧者、领袖及会友以文字或图片分享的平台,以鼓励彼此分享、学习及造就。


    Archives 图文分享

    April 2012
    April 2010
    March 2010
    October 2009

    Categories 文章分类

    All
    会友文章
    牧者文章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 生命语录 ~

    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的过失,但很难忘记别人的错误。
    Unforgettable are others' faults but not ours.

    RSS Feed

Copyright © 2025 Sabah Annual Conferenc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版权所有